以“水滴”畫作聞名於世的韓國藝術家金昌烈(Kim Tschang-Yeul)於1月5日去世,享年91歲。金昌烈被認為是和白南準、李禹煥並列的上世紀韓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。
金昌烈於1929年出生於朝鮮南部的孟山郡,1945年移居南韓,進入首爾國立大學藝術專業學習。由於朝鮮戰爭(1950-1953)被迫中斷學業後,金昌烈與一眾青年藝術家領導了韓國“無定形藝術”(Art Informel)運動,他們對非表現性抽象藝術的關注與同代的歐美藝術家不相上下。金昌烈的作品對後來的“單色畫”(Dansaekhwa)運動產生了巨大影響。1961年,金昌烈參加了巴黎雙年展,1965年參加了聖保羅雙年展。
1965年,金昌烈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,移居紐約,1966年至1968年期間,他在藝術學生聯盟(Art Students’ League)學習,開始對波普藝術着迷。1969年,他移居巴黎,在接下來的50年裏,他專注於標誌性的水滴作品。在他去世時,他的代理畫廊阿爾敏·萊希(Almine Rech)將這些畫作描述為“站在抒情抽象、波普藝術和中國書法的交匯處”。對金昌烈來説,這些畫作代表了一種逃離。“思考透明的水滴是一種讓壞事消失的行為,”他在2016年接受韓聯社採訪時表示。“我通過無數次畫它們來化解和消除可怕的記憶。”
金昌烈曾在巴黎網球場現代美術館(2004)、中國國家博物館(2005)、國立台灣美術館(2012)和光州美術館(2014)舉辦大型個展。他的作品被韓國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、首爾三星美術館、巴黎蓬皮杜中心、東京都美術館和東京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、波士頓美術館等機構收藏。他曾獲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和韓國國家文化功勳勳章。2016年,金昌烈美術館在韓國濟州成立。